极速服务·恒盛娱乐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800-9800-516

9:00-17:00

你的位置: 恒盛娱乐资讯 > 恒盛娱乐观点 > 正文

中国鸡娃的时候美国也在鸡娃吗?

来源:恒盛娱乐发布人:ooc发布日期:2023.09.12

其实“鸡娃”这个词高强度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时间还挺短的,根据百度给出的搜索指数来看,2021年的3月份之后,“鸡娃”才被频繁提起。指父母给孩子"打鸡血”,为了孩子能读好书、考出好成绩,不断给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不停让孩子去拼搏的行为。

中国鸡娃的时候美国也在鸡娃吗?.png

大多数情况下这是一个贬义词,这几年被批判得很厉害。几部很火的电视剧里也塑造了不少精神亢奋,甚至可以说疯狂、非常有压迫感的家长,为了成绩把自己、孩子和家人都逼得苦不堪言。

而与之对比,国外的教育通常被称之为“快乐教育”,“鼓励教育”,似乎对孩子没有要求,没有作业,没有考试,自然而然地就能取得不错的培养效果,进入名校走上人生巅峰。

对于孩子的培养,真的会单纯因为国别而有这样大的差异吗?


美国的快乐教育与精英教育

美国前总统布什曾在2002年初签署过一个叫做“No Child Left Behind(Act of 2001)”的教育改革法案,保证公立教育体系为所有的孩子提供平等而普及性的教育,保证每个孩子都“不掉队”。

快乐的部分确实是有的,相对于大家熟悉的国内那种高考制,美国的升学标准要更加多元,除了考试成绩,还会更多参考你的兴趣、社区活动经历、文书、推荐信、你的动机和表达等等。

横向对比的话,其实美国的升学压力是要比国内更低的。

打个比方,我之前浅浅地查过一个数据,2023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据统计有1291万人,而大学数量是3012所,其中本科高校有1200+所。

中美大学院校数量.png

对于大部分美国家庭来说,让孩子上个本土的公立大学是没那么难的。即使成绩不太理想,也可以选择先读社区大学,完成两年的学业后再转向公立大学。根据2021年美国国家中心的数据,美国高中毕业生的大学入学率为69.2%。

所以在小孩成长的过程里面,反正升学压力不大,不去卷,让孩子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也未尝不可。

但是对于很多精英家庭来说,他们不满足于让孩子上普通的公立大学,甚至公立的中学,而是考虑精英私校,考虑爬藤。那要卷的部分除了学习成绩,连各种申请材料也是要卷的。


美国版鸡娃

对于一些美国头部的大学来说,校友的孩子会增加录取的机会,父母如果愿意大手笔捐款,子女录取的几率就会大很多,这个几乎是公开的秘密了。

除了这个,2021年网飞出了一部纪录片《买进名校:美国大学舞弊风暴》,拍的是2019年那个臭名昭著的案子,体育教练辛格抓住了名校招“体育特长生”的空子,让一些富裕家庭的孩子可以花费几十万美元就被名校录取,过程中不惜造假、代考和行贿。

当然这个不是今天文章的重点哦,写这个主要是想说,头部的教育资源永远是有限的,而当它非常强地跟就业、收入、阶层、社会认可度等等因素关联起来,在市场上供给远远小于需求的时候,竞争就是必然的呀。

无论快乐教育多么大行其道,哈佛一年也就能录那么多学生。一旦有竞争,怎么会不鸡娃呢。

美国那一大堆标准化考试,从高中的SSAT,大学的SAT、ACT、AP,到研究生的GRE、GMAT、LSAT以及职业考试的CPA、CFA等等……总不能都是为了“快乐教育”准备的吧。


恒盛娱乐观点:不要局限自己

这几年不管是美国也好,还是中国也好,都在反过来认识到这种无底线的“鸡娃”并不能带来正向的结果。而随着大家的条件上升,认知面扩大,考虑混合的、国际教育的家庭也越来越多。

其实很多事情考虑一下底层逻辑的话,事情还是很好理解的。就好像我们讲选校的时候总说求一个适合,而不是那种“既世界排名高,又专业对口,还好就业,地理位置也好,门槛还低”,这不合逻辑的呀。

放在世界范围内选择学校和专业的很大一个优势就在于扩大选择面,竞争压力也能被分散很多,与在小范围内卷生卷死相比,付出同样的努力能够去到更好的、更合适你的学校。

嗯……总的来说,教育资源的竞争是一个全球性的普遍现象,而为孩子提供选择的条件,了解尽可能多的信息,争取适合的资源,是一个很复杂的、需要规划的问题,单纯依靠鸡娃很难解决。


好了,以上就是全部内容,如有你对相关内容感兴趣并且想获取更多相关信息,欢迎联系收到您的信息后我们会及时为您排疑解惑。


测测你的条件适合申请哪所美国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