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更新的消息,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于4月6日开通,虽然会有不少同学将会被刷下来,但是很多人还是会选择二刷考研,面对高代价的二刷考研以及灵活的出国考研,你该怎么选?

国内考研招生最新情况
按照规定,每个学生可以提交三个平行志愿。然而在考研人数激增80万,国家线保障10-15分的前提下,调剂自然也逃不过激烈的竞争。
有考研机构老师吐槽调剂系统数据,浙江某高校一共8个调剂名额,但报名人数多达2000人,调剂成功比例250:1;大连某高校马克思理论这种文科专业,调剂名额一共有3个,但是填报该专业的调剂考试分数在390+的就超过1000人, 超过300个报名考生里才能拿到一个名额。
新闻传播,外语类等文科专业,大把手握400+的笔试成绩,也因上岸不稳发帖求助调剂选择。
考生人数多,整体分数高,国家线暴涨,招生规模不增反降, 调剂名额屈指可数。文学, 经济学相关专业尤其艰难,国家线遥遥领先其他专业,但接受这类专业调解的院校少的让人绝望。以2021年考研调剂数据为例,文学,经济学,法学,艺术类专业调剂名额占比均不足5%。22年考研还没有尘埃落定,23年考研大军已经后浪汹涌来袭。
未能顺利上岸,又不想被后浪拍散在沙滩上,于是决定二战考研。重新开启一个备考, 笔试,复试,调剂的轮回, 至于结果, 大概率是只有天知道。
关于二刷国内考研的代价
首先说二刷考研时间成本。
绝大多数的二战考研都是全职备战的,这就意味着, 你要牺牲一整年的时间去赌一个概率只有50%,甚至更低的决定。即使赢了,你仍然要比你的同届晚毕业一年。如果是你最终录取的是三年制的学硕, 就意味着你要比毕业即就业的同学晚四年进入职场。四年的时间,即使是对一个应届生来说,已经足以成长为企业甚至行业骨干了。
输的代价更大,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应届生的身份却毫无工作经验,在求职时,就要一遍一遍的向招聘人员解释你这空白的一年。
其次是二刷考研机会成本
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不同,课堂理论和真正的职场往往是会有脱节的。作为一个完成四年本科教育的毕业生,要让自己的职业生涯更顺利,应该更多更早的投身真正的就业市场,去寻找自己的定位。放弃一切备战考研, 会让我们在就业形势本就严峻的当下,损失更多的职场磨炼机会。
而这一点往往是学历无法弥补的。尤其是近两年,受新冠疫情影响,诸多遭受重创的行业,招聘规模均有不同程度的收缩。前不久,字节跳动这样的宇宙互联网大厂,甚至也传出了裁掉某一整个部门的举动。一个对就业来说, 加成并不出彩的研究生学历,值得你放弃原本就为数不多的就业机会吗?
第三是二刷考研经济成本
作为一个已经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成年人,毕业后全职备战考研,意味着你会在一年的时间里没有任何收入。除此之外,因为有了失败的经历, 上岸心切的你,甚至可能还要为各种考研教材和培训班支付高额费用。这对你的家庭来说,将是双重的经济成本。
小编无从得知二战考研的学生当中,有多少是学不成名誓不还的目标明确,有多少是想摆脱不喜欢的专业,有多少是为了逃避严峻的就业形势。但从1000多人竞逐一所双非院校的3个调剂名额,可见大家更多的还是上岸心切。至于岸上有什么,好像已经无暇在意。
我们小的时候,会被教导, 要好好读书,要考100分, 要读好的初中,要考进重点高中, 考上双一流大学就好了,拿到名校研究生学历就好了, 能考编考公就好了。然而我们一生会遇到的种种问题,从来没有一劳永逸的能解答一切的答案。因为比例并不高的岗位,要求最低学历硕士,你就孤注一掷的踏上考研这条路,不上岸不回头。
然而, 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雇佣关系趋势报告—职场生存焦虑,如何做到不可替代》, 57.7%的企业确实提高了招聘门槛,然而这种门槛的提高,更多的是在于工作经验/项目检验(占比75.6%)和技能的实用性方面,在学历方面提高门槛的的企业仅占比33.3%。当然对企业来说,最理想的竞聘者是经验和学历兼备。
灵活的出国留学读研
那么有没有可能做到两者兼备呢?有没有可能在更短的时间内拿下目标学历同时尽可能早的投身职场打怪升级呢?英联邦国家的研究生就可以实现同学们的两种诉求。
因为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的研究生多数只有一年或者一年半的时间。相对比国内的研究生学制,算短了一倍的时间。
这些国家的授课型研究生入学时间灵活,同学们你可以在毕业当年的7月或者9月份入学,也可以在毕业次年的1月份入学。这样可以保证自己能够在毕业回国后,赶上国内的春招。
英联邦国家的研究生课程采用申请制,每个学生都可以同时选择多所院校多个专业递交申请,大大增加了录取概率。
英国澳洲的研究生课程,不少都有实习项目,这就意味着同学们在就读期间即可获得实习经历或者项目经验,有些课程甚至可以以实践项目代替论文,对增加学生的就业能力帮助极大。这一点也是英澳研究生课程远胜于国内的研究生课程的地方。
英澳都开放了不同年限的毕业后工作签证,之前被梅姨毕业生工作签证,已经与去年全面恢复。如果毕业后有意在国外工作一段时间,则可以享有长达两年的签证期限。
所以,无论是笔试失利,还是调剂不尽如人意,小编都不建议同学们二战考研。宁可毕业后工作几年,再申请海外的研究生课程,也好过gap整整一年备战考研。多一年的工作经验对海外研究生申请绝对有所助益,但失学失业一年备考,绝对不是加分项。如果你的最终目标还是要进入业界求职,那么越早下场越有优势,绝对不要在二战考研上耗费宝贵的青春。
,测测你的条件适合去哪所 英国名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