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十年QS世界大学排名(2017–2026)中,英国高校整体保持强劲的国际竞争力,但在全球教育格局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各校排名出现了明显分化:有的稳定上升,有的持续下滑,有的保持波动。本文将结合具体高校的排名变化,分析英国大学在QS体系中的走势与特征。

顶尖高校:竞争持续激烈,领先格局未变
牛津大学
2017年–2026年排名:6 → 4
十年间常年位居全球前五,巅峰为2022年的全球第2。整体稳定向上,是英国最具国际声望的高校之一。
剑桥大学
2017年–2026年排名:4 → 6
在2022–2024年曾重返全球前三,2025–2026年小幅回落,但整体波动在可控范围内,稳居全球一线。
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2017年–2026年排名:9 → 2
是这十年内最显著的跃升者之一。2025年跃升至全球第2,并于2026年稳住该位置,体现其在STEM领域的全球影响力。
伦敦大学学院(UCL)
2017年–2026年排名:7 → 9
始终维持在全球前10,排名波动不大。尽管略有回落,但整体处于世界顶尖行列。
二、第二梯队高校:部分上扬,部分承压
爱丁堡大学
2017年–2026年排名:19 → 34
前半段(2017–2023)排名较为稳定(基本在15–23名之间),但2024年后出现明显下滑,2026年跌至第34。
曼彻斯特大学
2017年–2026年排名:29 → 35
排名保持相对稳定,波动不大,是英国综合类高校中的“稳定器”。
伦敦国王学院(KCL)
2017年–2026年排名:21 → 31
整体趋势为小幅下滑,尤其在2019–2025年间基本维持在30–40名区间。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
2017年–2026年排名:37 → 56
是英国G5中下滑最明显的学校之一。从2016年回归前50之后,排名连续走低,2026年跌出前50,至第56名。
三、中坚高校:表现分化加剧
布里斯托大学
2017年–2026年排名:41 → 51
前期排名相对稳定,但2021年以后波动加大,目前回升至第51,整体下降幅度尚可控。
华威大学
2017年–2026年排名:51 → 74
呈缓慢下滑趋势,从全球前50逐渐退至70名开外,学术声誉及国际化指标需加强。
格拉斯哥大学
2017年–2026年排名:63 → 79
十年间下降16位,尤其是在2021–2023年间波动明显,近年虽有小幅回升,但整体下行趋势未止。
南安普顿大学
2017年–2026年排名:87 → 87
表面看排名一致,实则经历明显波动:2018年一度跌至102名,2022年回升至77名,近年再次回落。
杜伦大学
2017年–2026年排名:74 → 94
是中上游高校中波动最大的之一,从前60一路下滑至90名开外,尤以2023–2026年最为剧烈。
利兹大学
2017年–2026年排名:93 → 86
整体维持在90名上下,2024年曾升至75名,是个别排名小幅上升的例子。
伯明翰大学
2017年–2026年排名:82 → 76
排名在80名上下波动,近三年有小幅回升趋势,整体趋稳。
四、下滑显著高校:竞争力亟待提振
谢菲尔德大学
2017年–2026年排名:84 → 92
整体处于逐年缓慢下滑过程,2024年跌至三位数排名(104),2026年回升至92。
圣安德鲁斯大学
2017年–2026年排名:77 → 113
十年下滑幅度大,且始终未进入前50,虽然在英国国内排名常年靠前,但QS体系下国际影响力偏弱。
诺丁汉大学
2017年–2026年排名:75 → 97
明显下滑,从75名跌至97名,2023年曾一度跌至114名后略有回升。
总结:强者恒强,中部竞争激烈,末位承压明显
从QS 2017–2026排名看:
“G5”高校依旧牢牢占据全球前列,尤其是帝国理工的迅猛上升极具代表性。
曼彻斯特、KCL、爱丁堡等“第二梯队”整体仍在前30–40间徘徊,但呈下行趋势。
中游高校分化严重,部分如伯明翰、利兹稍有上升,更多如杜伦、谢菲尔德、诺丁汉处于缓慢下滑态势。
圣安、诺丁汉、南安普顿等虽在英国本土具有声誉,但全球影响力略显不足,排名压力明显。
未来,英国大学若希望在全球高教版图中保持或提升地位,除延续学术研究优势外,更需在国际声誉、师资吸引力、学生多样性、雇主认可度等关键指标上不断提升。
好了,以上就是全部内容,如有你对相关内容感兴趣并且想获取更多相关信息,欢迎联系,收到您的信息后我们会及时为您排疑解惑。
,测测你的条件适合申请英国哪所大学? >>